Welcome to

拯救中医

Home / 医话 / 论结代脉

论结代脉

结代脉是临床中常见的脉象,而且非常容易掌握,结脉和代脉的特征也很明显,对应的西医疾病比较确切,看起来好像很简单的样子,但我最近又有了新的体会。

体会之一是,结代脉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身体有严重状况,古人对结代脉的描述都比较严重,例如

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此动而中止复来,代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有如麻子动摇,旋引旋收,聚散不常者曰结,主死。此三脉,名同实异也。

肾气不能至,则四十动一止;肝气不能至,则三十动一止。盖一脏之气衰,而他脏之气代至也

古人的提醒还是对的,毕竟一些心脏传导阻滞和室早都会有极大地隐患,房早更是危害甚大,临床上见到此类脉象确实需要注意。

相比于代脉来说,结脉可能更难以掌握,里面包含的信息量较大,在许多脏腑气血不平衡的人身上都容易出现结脉,如何判定这种结脉是偶发的还是长期存在的,需要一定功夫。

今年春节前曾治疗一老年妇女,门诊主诉是头痛,乏力,医院检查颅脑CT和心电图都正常,号脉时发现为代脉,仔细询问,患者每年到初春时节都会出现明显的乏力,偶尔有心悸的感觉,没有胸闷胸痛的症状,此前一年都在治疗口干和舌痛,不见好转。根据仲景的思想,见到脉结代的首先反应是炙甘草汤,而且此人确有口干的症状,似乎对症,但我思来想去觉得并非如此,她之所以现在会表现出这种脉象,是心血不足,气血鼓动无力的原因,每年到春天,肝气升发,而肝藏血不足,体用无物,自然会造成头痛、乏力,木生火不足,心气得不到补充,就会出现结脉。

体会之二是,结代脉在许多情况下并不会持久出现。很多人抱怨心脏难受但是去医院做心电图确都正常,这很正常。北京的许多医院都要排队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体内气血已经调和了,除非需要尽快的病情。我的诊室在二楼,最近就诊患者不多,许多人刚爬上楼就坐下来号脉,这时候气血不定,能够真实地反映体内气血盛衰状况,很多结代脉的病人让他休息一会之后再摸脉反而就摸不到了,道理就在这。

现在一般认为炙甘草汤是气血双补,着重于补充心血,温通心阳,我认为这还有略有偏颇,从组方上看,地黄的用量最大,没有地黄的炙甘草汤不能认为是炙甘草汤。几年来,许多经方学者喜欢抬出刘渡舟先生的例子,说刘老给人家把方子里炙甘草的量翻了几倍,病人的病就好了。这完全忽视了地黄的作用,忽视了其他药物的存在。当然了,炙甘草汤对于脉结代、心悸的疗效是毋庸置疑的,多年前我曾用此方治疗一年轻男性夜间怔忪,在其舌苔白腻的情况下使用了炙甘草汤原方,一剂见效,五剂后症状全无,腻苔消失,真可谓神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兴趣使然,欢迎各位同道随时探讨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