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在2018年10月24日报道了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梁莹的学术不端行为。该报道认为,梁莹教授涉嫌一稿多投以及抄袭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事态随即发酵。
我在当天就看到了这篇文章,当时根本没当回事,只是觉得这位教授比较可怜,莫名其妙被挖了出来,在中国学术界这根本算不上新闻,而且她主动撤稿应该也是一种对自身审视的表现。
然而,当今天看到梁莹对此事件的回应报道时,我感到非常愤怒,堂堂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居然培养了这么一个毫无人性的东西,她的问题不仅仅是学术不端那么简单,而是她的眼里只有自身利益,毫无一个知名大学教授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更谈不上师德了。可以很确定的说,中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催生了这种歪苗的成长,我看有的网友以为里面有腐败问题,其实并不一定,因为中国大学的教师晋升主要就是看科研成果,尤其是前几年,论文的影响因子可以决定一切,而论文内容究竟怎么样一般不作为考评内容。
梁莹最糟糕的问题在于她内心根本就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更不认可网络上对她的评价,这在人文类学科中是非常不应该的。第一点,她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以辞职为推脱,并且用年轻时候不懂事来搪塞,这不是一个学者应有的担当。错了就是错了,年轻时候的错也是错,我相信任何一个申请过博士学位的人都知道这里面的艰辛,承认了错误可以重新做人,许多事实证明只要好好认错,都有重生的希望,但是她居然不好好认错,还居功自傲,以为自己这些年的成就能够抹杀年轻时候的失误,这种想法完全不应该出现在一个人文学科的教授脑子里。
第二,有学生顺势举报她不好好上课,这也很正常,中国大学里不好好上课的教授多了,不差她一个,可是这位不好好上课的教授居然不承认自己不好好上课,而是回应说这是同学对她的恶意攻击!我就不明白了,这能叫恶意攻击么,同学们凭什么要恶意攻击呢?更让我愤怒的是,她居然以“也有很多同学非常喜欢我”为论据进行反攻。我很想知道,那些“非常喜欢你”的同学真的愿意出来说梁教授是个好老师么?这种人根本不配做老师,请你以后千万不要做老师了。
第三,此人毫无担当,到处推脱责任,有人举报说梁莹在有关各种老年人的研究中做出了令人不安的行为,这本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伦理学问题,是可以有争议的,但是这位教授居然非常冷血地对待这个话题,把伦理学上有争议的问题简单归类到研究方法上,还强调这是跟医学机构合作的,这让为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悲哀。如果说传说中的怪博士可以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地进行试验,那么梁莹博士肯定不是怪博士,因为她并没有做什么自己想做的研究,而是通过各种手段满足自己内心的虚荣心和社会地位罢了,在追求这些虚妄的过程中,她变得麻木不仁了,变得毫无人性了,变得了谁也不认识了。
我相信,在中国的大学中,像梁莹教授这类人还是有很多的,与他们计较毫无必要。我只是觉得,南京大学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一流大学,有必要对教师队伍好好清理,不适合做教学工作的可以转去做研究员嘛,大学生精神的培养与教授的气场息息相关,祖国的下一代更加重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