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拯救中医

Home / 医案 / 一则失眠案的思考

一则失眠案的思考

两周前,小友某某在微信问我睡不好觉咋办,我分析了一下,估计得吃点药才行,遂让其周日来门诊。

这位小同志三年前从国外回来时曾因心悸怔仲来找我看过,当时用炙甘草汤愈之,但自今年开始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日益严重,近几日甚至出现夜夜有梦,每夜必醒,睡眠质量急剧下降,然后我给开了这个方:

我开这个方动机主要是两个:

一是当时他的舌尖偏红,且舌苔黄厚腻,尤其是中后部舌苔,已有腐苔之意

二是他有时感觉腹中满焖,但又无其他明显不适

此方为代煎,开完之后我还心里还有些想法,不过后来询问说吃完两包效果就很好,已经能睡得很踏实了

——————————————————————————————————————————————————————学知乎的分割线————————————————

此方切不可轻易模仿,2015年,震惊中医界的“张喜案”告诉我们,超量用半夏搞不好会赔500万,这也是我开完方之后的想法之一。

现在重新研究一下,其实黄连温胆汤应该也可以,为什么当时突然没想起来呢?

今天不讨论这个问题,我的思考是,中国医疗机构中普遍存在的的限制使用规定到底是不是鸡肋?

根据当前的法律和处方规定,大部分机构都会对传统“有毒”中药或经实验研究“有毒性”的中药进行使用限制,如果医生处方超过限量,药房不予配发

但是另一条规定是,如果医生对限量中药采取“双签名”,药房就可以配发

这种出尔反尔的规定,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可能就是一种无奈的权衡吧

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半夏的用法用量是: “内服一般炮制后使用,3~9g”,也就是说,医生开具炮制过的半夏,每付药用量一般不得超过9g,像我这样超7倍使用的,得签三个名字才行

但实际上,药典的规定很模棱两可,对于用量的问题,药典的解释是:必要时可根据需要酌情增减

也就是说,从法律层面讲,用多用少医生说了算,谁也没给你限制使用,更没说你不在用量范围内就是违规违法

那现在为什么要搞出这么多事情?

其实我曾仔细思考过,无非就是怕某些像我这样的猛浪之徒出事情,给中医药抹黑,其实这个出发点确实是好的,但是做法不好。

从目前我收集到的资料看来,尚没有人对剂量问题开展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就拿半夏来说,毒性问题到现在都没搞清楚,用多少会有损伤?什么情况下会有损伤?到底是什么造成的损伤?这些问题至今仍没有给出完整的答案,于是乎,大家就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了这么个参考的用量范围

这很科学么?!!这只会在很大程度上增长吃瓜群众对中医的误解

希望中医药界有识之士赶紧把试验做了,用事实来说话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兴趣使然,欢迎各位同道随时探讨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