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拯救中医

Home / 医话 / 欲为大医者,必历经坎坷

欲为大医者,必历经坎坷

今日正在门诊看病,一女士前往诊间言有事相告,遂让他人回避之,此时我想起来,这位是上周曾来就诊过的一位新华社的女同志。

来者很严肃地告诉我,上周的药她吃了几付后果然如我所言出现了发热的情况,但是例假推迟了4天,出现了更年期的症状,遂停药,经其单位中医看过后,认为我的药伤阴了,是很严重的医疗事故,我的医术不行,要好好提高,这次就不追究责任了。

当时我在想,难道药开错了?是不是应该再给她看看,毕竟我开的药我最清楚,如果其医生拿捏不准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怎么办?要是最后全怪我头上来了那可兜不住。

但是她说吃了他们单位中医的药之后已经开始恢复了,我只能说好吧,我的医术确实还需要进步,你找别的医生好好治疗吧。

说实话,这是十多年来第一次有人直接质疑我的医疗行为,完全没有准备,大脑一片空白。

回家后,我赶紧翻出了上次的病历,左思右想,终于悟出点门道来。上次开的方子是这样的:

        生黄芪30g  当归9g  党参9g  茯苓9g  白芍9g  炒白术9g  熟地30g  川芎9g

        炙甘草9g  石菖蒲15g  远志9g  鸡血藤30g  五指毛桃30g  玫瑰花9g

这让我想起了几个月前一位女患者的情况,也是差不多的年龄,不太一样的症状,大致相同的病机,吃了类似的药方之后也出现了发热汗出,还有干咳的症状,分析原因很简单,就是补过了,或者说方中缺乏一些疏通的药物,再去回想一下丹栀逍遥散的方义,真是学艺不精,倍感羞愧。

我一向自诩是同辈中比较能看得清中医形式的人了,患者吃了药到底是好了还是不好,我一直非常客观地评价,好与不好都是经验的积累,都是成为明医所必须经历的一部分。古人教导我们“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我始终希望无论吃了药是好还是不好,都能与我沟通,对患者而言,这是信任,对我而言,这是经验与教训。谁都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更不愿意总是去犯同样一个错误,我是衷心感谢所有反馈真实疗效的病友的。

我的启蒙恩师曾不止一次地告诫我,病看得越久,胆子越小,越有如履薄冰的感觉。老人家一辈子的经验是珍贵的,我相信开方过程中谁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有的时候真的就像赌博,而提高胜算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交流。我接触到一些医生朋友在遭受了类似的事件后都灰心丧气,有的开起了太平方,吃不好也吃不坏,更多的则放弃了中医,令人惋惜。这件事对于我而言更像是一则鞭笞,不仅让我感到医学的复杂与神圣,更让我感受到了古今圣贤的循循之心。

希望今后能造福更多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兴趣使然,欢迎各位同道随时探讨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