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拯救中医

Home / 其他 / 试论中西医发展异同(六)

试论中西医发展异同(六)

1医学模式发展历程不同:

西医发展: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中医发展:环境—形神模式

2起源及理论基础不同: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古代,受到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其理论基础基于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辨证论治,四诊八法等。 而西医起源于西方国家,其形成及发展都必须依赖于药物化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3中西医的形成历史不同

中医:

生活实践对于中医理论来讲极其重要。

我们的祖先在尝试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痛,产生了中药的原始雏形;在烘火取暖的时候,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对身体作局部取暖可减轻某些病痛,通过发展和优化,形成了热熨法和灸法;在长期生产劳作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另一部位的病痛可以得到减轻,从而创造了运用骨针治疗的方法,逐渐演化为针刺疗法,演化产生经络学说。

战国时期,人们对前人的经验进行总结编成《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成为中医学理论形成的基础和源泉

东汉时期秦越人著《难经》成为有一部中医经典

汉时人们总结秦汉以前的药物知识和用药经验编撰《神农本草经》

公元三世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广泛采集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丰富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并历经金元四大家以及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近现代时期,中医发展趋向与西医相结合

西医:

原始社会的初民希望生命可以永存不朽,产生了天命的观念。由于文化科学知识匮乏,对许多自然现象只能做超自然力的解释,因此在实践中积累的医药知识也蒙上了迷信的色彩。

随着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古希腊产生朴素的辩证的整体医学观,逐渐形成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的转变。1543年,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建立了人体解剖学。这既表明一门古老的学科在新的水平上复活,又标志着医学新征途的开始。

工业革命后,随着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建立

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影响监控的非生物医学因素增多。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形成

4研究疾病的观念不同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治疗中着眼于人的整体。且中医在治疗人的形体的同时,注重精神的力量。食疗,音乐疗法都为西医所不有

西医则哪里有病医治哪里。

5中医善于治未病

西医多治已病

6诊治方法不同

中医多采取望闻问切,以及针灸,推拿,汤药等方法。

西医通过器械,手术以及化学药物来为患者排忧解难。

7:中医注重对前人经验的总结

西医依赖于自然科学的进步

同:

1早期都有巫医不分,巫医结合的现象

2都产生了自己的哲学观和方法论

3都能随时代发展与时俱进

4都为解除人类病痛作出贡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兴趣使然,欢迎各位同道随时探讨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