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拯救中医

Home / 其他 /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下跪能够保住学位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下跪能够保住学位

近几日,南开大学某学院原博士生杨某同学在网上又一次火了,这次南方系媒体异常给力,题目中使用了“下跪”字眼,颇为吸引眼球。我着实不明白,在高等学府里依靠下跪来求得某些利益,他的文化根源究竟是什么?

举例来说,如果是在官场,这种事情可谓屡见不鲜,毕竟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见了官都是要跪的,跪下了才能真心实意请求青天大老爷做主,才有可能让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但是,历史上似乎很少有跪求教书先生给个文凭的,孔子收了那么多徒弟,没听说哪个是哭着喊着跪着想要孔子收他为徒的,这种行为在教育界着实罕见。文人间攻心为上的交往原则似乎在现代都消失不见了,毕竟但凡认识几个字,会写几句话,在古代都能算上“士”这个阶层。

杨同学的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记者的文笔很有意思,选择性忽略了许多关键因素,不知道是觉得天下读者都没上过学,还是写文章的人自己没上过学。从文章中可以清晰地发现,记者想传递出矛盾激化的重要节点是杨同学去新加坡做科研,而这个行为没有得到导师的认可,也就说是杨同学私自出国做研究,拒绝与导师联系,然后他爹在他反对的情况下私下去学校做善后工作,如果我的学生敢做这种事情,也得退学,任何一个读过学术型研究生的人都应该知道这种行为的代价和后果是什么。但是这位记者没有陈述其中的利害,似乎还觉得杨同学出国做研究是一件好事,或者说是他高超科研能力的一种体现,这样混淆视听的文字描述在中医黑群体中是常用手段,可见这帮媒体依旧本性不改,只要是能挑拨中国根本道德标准的事情必须挑拨,简直是闲的没事干,压根不值得信任。

这个记者还传递了一种非常不正确的价值观,就是仿佛中国的高等教育中还存在许多“人情关系”,比如见在学校门口程门立雪,非得跟领导见面陈述一下孩子的事情,试图扳回一局,或者贿赂贿赂留下个把柄啥的,这种所谓的潜规则在这个记者的笔下可为熠熠生辉,仿佛很多事情都是人为因素决定的,规章制度知识用来解释“人情关系”的结果罢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好的卖点,毕竟老百姓还是觉得“官老爷”权力滔天,仿佛杨同学在南开受到了颇多不公平待遇一样,自然而然地就会挺身而出,又抛出了“下跪”这样爆炸性的行为,似乎导师就是一个手握生杀大权的神一般,杨同学一定是这些年上贡不足,触犯天威,被迫退学,只能靠下跪来博得同情,顺便要回学位,颇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架势。

除了以上对师生道德的“挑衅”和潜规则的“揭发”,这个记者还试图挑战法制公平。杨同学在发现下跪不管用之后就告发学校,法官表示很懵,这种情况不常见,但因为起诉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法律时效,所以压根就没审理。但是,文章中记者使用的词汇是“败诉”,这简直就是对社会主义法制的栽赃陷害,一个无法审理的案件,没有受理的案件,何来“败诉”之说,此外在文中还引用了其母亲的观点,说法院人士私下说学校做的不对,这种在国际政治中常见的措辞方法已经被川普政府揭了个底朝天,这个记者得注意学习了。

其实杨某同学的事情非常简单,私自出国实习,拒绝与导师联系,提交虚假休学材料,最终用导致导师拒绝在其复学申请上签字,无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学校,这种情况都无法正常毕业,下跪只能是表演罢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兴趣使然,欢迎各位同道随时探讨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