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拯救中医

Home / 生活 / 从北京协和医学院原彭博士事件再看网络舆情

从北京协和医学院原彭博士事件再看网络舆情

今天一早,微博热搜就出现了一条“北京协议和学院博士被指诱骗多名女性患者”的热搜,本着吃西医瓜不保熟的心态,我点进去看了,这一看不要紧,情绪来了。

事情的原委比较简单,曾经在彭博士在读博期间在北京八大处整形医院培养,业内一般叫规培,属于给医院打工的学生,不属于医院员工,但有处方权,可以收病人,受到学校和医院双重管理,第一责任人是导师,这一点圈外人士一般不懂,吃瓜吃不明白。彭博士在上学期间谈了个女朋友,同时又跟几个女患者可能有“过度亲密行为(跟阿里学的),有一位女患者最后发现好像彭博士不愿意好好谈恋爱,就不乐意了,四处侦察发现破绽,捅了一楼子学校发现没法处理,于是乎买了热搜。

仔细分析一下,这事不算诱骗。

按照厚大法考罗老师的逻辑,这事得分析张三的动机,很显然,张三觉得跟医生处对象有好处,医生又愿意提供好处,就不由分说地满足其过度亲密的意愿,事后发现医生似乎不受掌控,自己想获得更大的好处不能实现,于是乎拿出医德的金字招牌,指责其诱骗,其实是两厢情愿,或者说给一块肉就马上跟着走,现在倒打一耙,法律应该不保护这种行为。

彭博士这种行为当然是渣男无疑,但他到底利用了什么职权,各路资料并没有说明,只能说他利用了自己的职业光芒和协和的金字招牌,顺便给了一点医生能给予患者的关怀和照顾,比如说牺牲一下自己的休息时间插个队做个手术什么的,吸引了张三,实现了自己合法而不合道德的过度亲密的欲望。

这件事情不会有很好的结果,但目前医德作为一票否决的重要因素,就看仁济医院能不能扛得住。

中医在这个问题上也发生过很多奇妙的案例,比如说气功做个法让你脱衣服顺带占个便宜,比如说曾经杭州同仁堂发生的按摩子宫奇闻等等,但这种案例一旦上热搜大概率是会并定性为骗子,几乎不可能会定性为诱骗强奸。

幸福一般都不会来的太突然,这瓜保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兴趣使然,欢迎各位同道随时探讨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