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拯救中医

Home / 生活 / 对清零的再次思考

对清零的再次思考

昨天的公众号发布后,下午就听说基层医疗机构即将不再上报11类症状病人信息,可能距离恢复正常生活不远了,民生问题是后疫情时代亟需解决的关键。

其实这两年防疫爱好者和躺平爱好者在网上的讨论始终在进行,我作为局中人始终在关注,以前不太能讨论,​近期可以讨论讨论了。

大家对动态清零始终是支持的,拥护的,毕竟谁也不想得病,得了病很麻烦,跟阳性接触也很麻烦,所以阳性越少越好,最好是没有。这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但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诸多困难,于是就产生了层层加码和一刀切问题,这些过度用力的行为其实已经存在很久了,但为什么近期才广泛爆发矛盾?原因很简单,因为本轮疫情毒株传播力太强,强到已经基本上没有办法进行溯源,甚至连“追阳”都成了一个难点,致使防控政策覆盖范围极大扩散,很多三年间从来没有被疫情影响到的人都受到了波及,不禁让人们对政策的执行​产生了怀疑。

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响应者,通勤人群显然是第一个反对一刀切的,这两年来北三县和京津通勤人员基本上都享受过少则一个月不能上班或者不能回家的待遇。我们做科学研究的,经常需要出去采样、调查,今年基本上都处于停滞状态,因为各地均倡导非必要不流动,许多实验都不能如期开展。

防疫爱好者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就应该呆在家里不动,保持两点一线,一切都是为了老人和孩子。这种想法太天真了,人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只有少部分人能超脱红尘,我行我素,我建议这部分人就不要再关注红尘社会的动向了。这学期我班里一个学生家中老人去世,因为防控政策不允许奔丧,学生只能呆呆的空望着大门外,说实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最近人类的幼崽需要接种疫苗,但是接种单位因为防控政策迟迟不能开门,许多成年人类在群里不知所措。我个人对疫苗是很不感冒的,不接种正合我意,但是别人不这么想啊,多年来相关机构的宣传是必须按时接种,到了疫情时代就变成了拖一拖也可以,什么时候科学这么具有包容性了?能​再放我们中医一马么?

下一步应该清零不正确的观点和在疫情中显露原形的腐败官员,让科学、合理、有效的防疫政策重归正位,让广大中医参与到疫病诊治中去,切实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心理健康和生产资料安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兴趣使然,欢迎各位同道随时探讨问题

>> <<